首页

女王视频,女主小说

时间:2025-05-25 05:56:49 作者:行走赣鄱看非遗:“唱戏要从娃娃抓起” 浏览量:94196

  中新网江西庐山5月23日电 (巫发阳 袁源)“《双官诰》《窦娥冤》《罗成降唐》《秦香莲》,我们在西河剧院接连演了四个晚上,吸引了4000多位观众前来观看。”近日,走进江西庐山市老年大学,西河戏保护发展研究协会会长程月华正在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

图为程家训(左)、程月华(中)在庐山市老年大学指导戏剧班学员唱西河戏。巫发阳 摄

  “西河戏在庐山市非常受欢迎,光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一年就有2000多场。”程月华介绍,每逢修路、婚庆、大寿等喜庆事,当地群众都会搭台唱戏,因此,小到3岁的小孩、大到70岁的老人,都能哼唱几句西河戏。

  据了解,西河戏又称“弹腔戏”,是流行于赣北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晚期,剧目多为历史袍带戏,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内容崇尚忠、义、廉、孝,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西河戏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我的父亲程家训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唱戏,他甚至辞去了农机管理站的工作。”程月华笑着说,父亲对西河戏爱得痴迷,唱了70年戏,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是仍然会前往乡镇社区、老年大学指导村民、戏迷唱戏。

  程家训对西河戏的热爱和坚守深深地影响了程月华。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西河戏,2024年,程月华在庐山市文化馆开设了“西河戏小小传承人”兴趣班,“我们这个班是公益性的,每周上一次课,主要教孩子们西河戏的身段和唱腔,我父亲和师兄也都过来帮忙了。”

图为程月华(中)在演出西河戏。受访者供图

  在兴趣班的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穿着戏服,有模有样地登台唱戏,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欢呼,“唱戏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学得很快,有几个孩子很有天赋,如果能坚持学下去,以后肯定能成角儿。”程月华说。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西河戏保护传承工作,庐山市委统战部联合庐山市文化馆,扎实推进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送戏进景区等活动,打好“文化牌”,唱活“经济戏”,为擦亮庐山“人文圣山”金字招牌赋能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台办:欢迎马英九先生率团来访

两会今日看点:多位部长将在经济主题记者会答问

据介绍,该航线降落点设在八达岭长城南城延长线的南九城楼,该区域于2023年年底面向公众开放。为了尽量保持区域内的原始风貌,这里不设任何商业设施,但这也让到访此处的游客在补给饮用水等物资时,至少需要步行近半小时。

(身边的变化)基层共富观察:全民参保,让医保普惠深入人心

这一组建筑的主体,为三十三间重檐罗汉堂,前有山门“真谛门”,后有“宝网云亭”。山门前立矗立着一座九龙壁,全部采用五彩琉璃砖瓦构件。九龙壁高为5.96米,厚为1.6米,长为25.52米。壁南北两面各用黄、白、橙黄、紫、绿、蓝、天蓝等七色琉璃砖镶成九条蟠龙。正中的一条大龙云游于沧海巨浪之间,其余八条则两相对称,左右分为两对,每对以山石相隔,呈现二龙戏珠的景象。除九条蟠龙外,照壁的飞脊、垂脊、勾头、滴水等处都有大大小小的龙,数量达633条。

国家能源局: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

信·心——习近平的尺牍深情|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

庆元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乡贤当好家乡形象的“代言人”,时刻心系家乡的发展变化,在异地他乡讲好庆元故事、传播庆元声音;当好家乡发展的“献策者”,立足自身优势当好招商大使、招智顾问,带动更多人来庆元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当好家乡建设的“参与者”,发挥乡贤示范作用,引领更多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建,助推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